黑龍江經濟網訊(李長琳 記者馬朝林)年初以來,大興安嶺林業(yè)集團公司古蓮河露天煤礦立足工作實際,本著“精益求精、降本增效”的原則,堅持安全管理、生產管理、銷售管理、成本管理“四輪驅動”,打好經營管理組合拳,有效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,推動企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。
安全管理精雕細刻
古蓮河露天煤礦牢固樹立“安全就是效益”的理念,嚴格按照集團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要求,全面推進“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、齊抓共管、失職追責”安全生產責任制,進一步修訂、完善《安全生產管理制度》和《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》。嚴格執(zhí)行從業(yè)人員崗前安全培訓制度,做到先培訓、后上崗,不合格、不上崗,先后舉辦各類生產安全知識培訓班9期、培訓500人次。以“完善大系統(tǒng)、治理大隱患、防范大事故”為安全管理重點,組織開展了“安全生產大排查”專項活動,持續(xù)推進安全管理關口前移。積極構建雙重預防機制,科學制定應急處置預案,重點圍繞采剝、運輸、排土等14個方面進行風險辨識與評估,逐項落實防范治理措施。強化對日常安全工作的檢查頻度,組織安全檢查120次,發(fā)現隱患52條,全部整改閉合。
生產管理精耕細作
該煤礦從限制產量,提高質量,實現合理接續(xù)開采入手,科學組織生產,合理配置使用采剝設備,強化機械管理,確保生產有序進行。礦領導班子成員輪流帶班“駐礦蹲守”,堅守生產一線,針對根據采剝條件變化,現場“把脈會診”精準施策,解決安全生產、設備配置、作業(yè)面調整等難題13件次。技術科、安全科等部門24小時值班,對各采區(qū)實行標準化生產管理,提前做好規(guī)劃和設計,跟蹤督促,定期檢查,減少資源浪費。生產調度指揮中心結合生產實際,對產、運、裝、貯等環(huán)節(jié)靈活調整,科學協(xié)調生產、煤質與銷售的關系,達到了請車有依據、儲存有余地、生產有能力的良好效果。
銷售管理精益求精
不斷加強煤炭質量管理,在銷售源頭上實現由“增量提效”向“提質增效”的轉變。堅持當天煤質取樣、化驗,次日對生產單位的煤質情況及時通報,迅速整改存在問題,跟蹤落實確保產品質量。全面推行低熱質煤粉碎加工技術,根據煤炭熱值合理進行摻配,實現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同步提高。在原煤銷售上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定期組織銷售人員外出進行市場走訪調研,了解客戶煤炭需求情況,形成市場分析報告,準確對接市場。在網上開辟銷售平臺及微信公眾平臺,實時更新企業(yè)煤炭銷售價格和國內煤炭行情,實現了市場信息化共享化。采取“漲在淡季,銷在高點”策略,即在銷售淡季對煤炭價格進行上調,進入冬季供銷緊張階段保持價格“高點”,實現利益最大化,年可增加效益近千萬元。
成本管理精打細算
古蓮河露天煤礦把“降耗、提效、增收”作為成本管理重點,建立健全各單位、部門預算管理體系,制定工作流程,層層壓縮生產成本和各項費用支出。加大日常檢查力度,每季度召開一次專題會議,及時掌握績效指標完成進度,統(tǒng)籌績效目標實現的序時進度。嚴格預算審批,統(tǒng)籌資金使用,優(yōu)先安排工資、材料費、運費、稅金等生產經營性支出,壓縮一切非生產經營性支出,直接成本降低18.94元/噸。深入開展“我為企業(yè)減負”活動,鼓勵各單位修舊利廢,節(jié)約挖潛。露天采區(qū)、熱力公司等單位利用閑置車輛改造灑水降塵車、自行制作、焊接、安裝20米長的鍋爐聯(lián)合除渣機水槽節(jié)約資金62.5萬元。換裝站研究制作道線散落煤清理器,把清理鐵軌周邊散落煤的工作效率提升至原來的10倍。